null
视频地址:
评论:0
上汽的后招1/ 7
上汽的后招
再看一次评论(0)
猜你喜欢

上汽的后招

2020年01月16日 09:14

[车友头条-车友号-电动汽车观察家]  2

纯电:找新路,降成本

朱军坦承,2019年,上汽乘用车的纯电动销量不佳。“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已经使得我们只有理论上的毛利了。(价格)再往下降、补贴再往下退,不大规模降低成本或者不找新的出路是没有办法的。”

找新出路方面,上汽乘用车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英国等市场出口销售MG(名爵) EZS,“没想到反响非常好”,全年海外销量超过1.44万辆。 “我们会继续往这方面努力,把我们其他的更好的车型介绍到这些市场去。”

名爵EZS在欧洲销售势头不错

降成本方面,朱军强调必须有规模。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担任总经理的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有将近500个工程师,一年的人工成本2.5亿。“大家可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测算,只卖10万辆车,每辆动力系统的摊销成本就是2500元。这个只是人工成本摊销,再加上开发的摊销,每套可能要摊三四千、四五千元,是没有竞争力的。”

在很多车企在说的平台化降成本方面,朱军同样说,“做平台,最重要有销量,这个是平台的原意。”

他透露,对于是否推电动平台,他们想了十年了,之前也想做,“但是最后要向现实低头。”

不过,现在看,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越来越好,所以上汽将从平台化共用零部件开始开发。至于完整的电动平台,大概是在2022-2023年投产。

对于上汽这个电动化平台,朱军很有信心。“如果看不到竞争力的东西,我不可能去下那么大的赌注去赌他。"

3

“竞合”对应挑战

补贴退出的大雪,又叠加了外资合资进入的严霜。2019年,合资企业的插混产品开始发力;年底,特斯拉实现国产。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力,面临大考。

对此,朱军首先表达了信心。

他认为,针对电动汽车,全世界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企业都没有为这个做好准备。“相对来说,中国前几年财政补贴政策,民间的投资坚定性,使得我们的产业链总体来看还是很强的,可以说是最强的。”

按键盘上“← →”键也能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