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视频地址:
评论:0
“猎人”李书福1/ 7
“猎人”李书福
再看一次评论(0)
猜你喜欢

“猎人”李书福

2021年02月01日 11:38
来源:汽车公社

[车友头条-车友号-汽车公社]  最有名的当属十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十年后沃尔沃活了过来,而且还经营得不错。姑且不谈吉利用“放虎归山”、“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这样颇具智慧的运营理念,至少吉利用18亿美元撬动了近10年来的辉煌时刻,这就是抄底的魅力。因为李书福觉得,沃尔沃有技术有实力,缺的就是市场和钱,恰逢美国金融危机,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摸清了福特和沃尔沃的需求,再针对性地思考一些新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比如联合开发新的架构,把规模效应发挥到极致,再给对方主动权,最后把自己的索取放在最低的位置上,极大的诱惑力和未来,让对方根本难以拒绝。

在收购宝腾路特斯上,吉利依然发挥了让对方难以拒绝的理念,要技术给技术,要产品给产品,要钱给钱,还多留给了宝腾0.1%的股权作为民族汽车主导权的代表。而吉利本身的诉求不多,那就是抢占市场,一起与宝腾分得利润,提高市占率,提高吉利的国际声誉,把利益放得更长远罢了。

在猎豹、华菱星马、力帆这样的收购中,吉利不仅看重了边缘化品牌抄底的好时机,而且龙头汽车企业的重组不仅是对即将破产的企业和品牌,甚至是对当地的产业发展、税收、就业等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只要吉利要得不过分,一般地方非常愿意扫清一切障碍,敞开怀抱迎接吉利的“临幸”。

大肆扩张自己的版图,吉利一方面是巩固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中的地位,特别是与各地方进行绑定,比如生产基地、地方资金、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必须扩张的道路上,可以分担风险,应对变局时代下可能出现的一些坏情况。

当然,在新能源转型道路上,吉利开足马力,希望更快获得成果。“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科技公司。”这是吉利新提出来的目标。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两年以来吉利可以在黑天鹅变局中破浪前行,频繁出现在与科技企业和新势力的不断接洽中。

按键盘上“← →”键也能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