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触电,潜力无限?
视频地址:

甲醇触电,潜力无限?

2022年03月31日 10:19
来源:My车轱辘

[车友头条-车友号-My车轱辘]  近年来,国产混动技术迎来了全面爆发,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等一众头部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推出各具特点的混合动力技术,不仅大幅拉低了混动车型的售价门槛,更凭借出色的油耗表现和产品实力,受到市场青睐,打破了日系混动对市场的垄断。 随着各大自主品牌车企发力,混动赛道愈发激烈,想要突围而出也并不容易。不过最近,吉利汽车发布了一款帝豪醇电混动版车型,采用了基于甲醇发动机+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百公里“醇”耗为9.2L,按价格折合成汽油仅相当于3L/100km,加上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价格不像石油那般受全球行情波动,未来甚至会随着制备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而越来越便宜。如此看来,以甲醇作为汽车的能源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甲醇汽车离全面普及还有多远呢?

甲醇汽车:普及难度不高,但缺点很致命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非只有锂电池纯电动路线,氢燃料电池和甲醇发动机也是发展了多年的技术路线。但从目前来看,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将锂电池纯电动车视为未来发展主线。原因也很简单,锂电池纯电动车结构相对简单,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加上充电桩等补能设施建设成本低,都使得锂电池纯电动车更容易实现广泛普及,从而更快速实现盈利。

但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方面是车辆的续航、补能方面远不足支撑纯电动汽车全面取代传统燃油车。另一方面,纯电动车废旧电池的处理和回收问题亟待解决,后期依然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国家目前也在大力支持多元化的汽车能源,比如氢气和甲醇。 氢能源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丰田Mirai现代Nexo等为代表的氢燃料电池车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加氢5分钟,续航就能补充600公里以上,看起来相当不错,未来在国内市场也将有所布局。

不过氢气在运输和储蓄环节所需条件相当苛刻,同时加氢站的建设成本也比较高。据测算,一座500kg(约50辆)、35MPa的加氢站建设成本约为1200万元,相当于传统加油站的3倍。 相比之下,同样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甲醇,由于常温下为液态,运输和储蓄过程与传统燃油类似。 不仅如此,甲醇的来源广泛可靠,煤炭、氢气、天然气等都可以转化为甲醇,而最为人熟知也最环保的便是农作物制甲醇。再加上经济体量巨大、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甲醇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业界公认的一种新型清洁可再生燃料。

但是,为什么甲醇发动机至今仍未大范围普及呢?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甲醇的热值较低,甚至不到汽油热值的一半,因此相同的转速线动力会变弱一倍。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达到与同排量汽油车相同的动力性的话,所消耗甲醇的成本已经超过汽油了,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效益。 另外甲醇以及其不充分燃烧产物具备一定的腐蚀性,会降低发动机和其他部件的耐用性。这也是车企研发的技术难点。

甲醇触电,前景无限?

尽管甲醇动力的普及之路险阻重重,但其实中国的甲醇发动机技术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比如吉利汽车从2005年开始研发第一代甲醇技术,第二代甲醇出租车也曾在部分西南城市投放,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甲醇动力。

如今随着混动技术的推进,甲醇能源的普及希望似乎变得更加明朗了。 以吉利帝豪醇电混动车型为例,该车搭载了吉利1.8升醇电混动发动机和3档混动电驱DHT PRO变速箱。相当于吉利星越L Hi·X上的那台三缸汽油发动机换成了1.8L醇电混动发动机。

3档混动电驱DHT Pro变速箱的加入也更好补齐了甲醇发动机动力弱的短板,中低速采用电驱模式,发动机只需应付扭矩需求较小的高速工况。 当然,目前关于这款车的信息并不多,尤其是不同工况下的能耗情况以及动力水平都有待官方公布。预计前期还是会先面向出行市场投放,待加醇站等基建成熟后才会向私人市场投放。

如今自主品牌混合动力技术迎来空前发展,而甲醇发动机的加入更是实现了省上加省,助力能源多样化。不难预见,甲醇未来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或将越来越丰富,甲醇电动机增程电驱动力,甲醇转化制氢解决氢能运输储备痛点等等。中国作为甲醇产能大国,利用好甲醇能源或将能引领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文/车友号 My车轱辘)

帝豪优惠购车
经销商报价:
买二手车
相关团购
帝豪团购
距开团剩余人报名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