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造电车,跪求国产帮忙
视频地址:

外资造电车,跪求国产帮忙

2023年08月01日 14:28
来源:汽车公社

[车友头条-车友号-汽车公社]  “它们面临压力因为他们的BEV业务不是很大,最终盈利能力也不是很强,它们的ICE业务也在萎缩。”

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暗自庆幸他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缩减规模的决定,同时也感叹他的西方同行即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目前在中国面临压力。一家抽身中国市场的车企短暂的避免了激烈竞争,其他深耕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在本土化里苦苦挣扎。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自主品牌份额趁势一举反超合资品牌。如今面对电动化浪潮加速奔袭,合资品牌不仅地位岌岌可危,它们在中国的处境也越来越扑朔迷离。可以说,在燃油车领域还看合资品牌,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不得不审时度势。

有分析认为,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是定位压力、产销压力、转型压力、竞争压力和盈利压力。因此在这五重压力下,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唱衰合资品牌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但伟业非一日之功,根基深厚的合资品牌也不可能在一夜间大厦将倾。

今年的中国市场,不仅仅真正意义上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分水岭,也是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寻找新出路的开始。任何商业中都有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比如开拓新品牌、异业大联合、花钱买技术等等,在汽车行业同样适用。

发展第三品牌

实际上,说到发展第三品牌或者说多品牌战略,大家耳熟能详的还属自主品牌。比如2008年的吉利、2009年的奇瑞,甚至是上汽、一汽东风北汽等等,这些汽车企业都经过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折腾”。

当然,时至今日,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多品牌战略已经不再是新鲜事。而这,也并非自主品牌专属。在同一时期,广汽本田自主品牌理念正式诞生,在其之后的5年时间内,合资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宝骏启辰思铭朗世华骐首望之诺、天越、开利、佳跃等一一亮相,这些汽车品牌均为当时风头正盛的合资品牌的产物。在中国汽车市场朝气蓬勃的那些岁月里,所有的自主、合资品牌都看到了庞大的市场,试图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按键盘上“← →”键也能翻页

思铭优惠购车
经销商报价:
买二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