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买车网首页>选车>Gumpert>Apollo>文章>华为、小米、百度,巨头造车三国杀,谁能最终突围?
华为、小米、百度,巨头造车三国杀,谁能最终突围?
视频地址:

华为、小米、百度,巨头造车三国杀,谁能最终突围?

2022年08月16日 18:49
来源:1号车盟

[车友头条-车友号-1号车盟]  

2021年,被称作是“跨界造车”的元年,诸如小米、百度、创维、索尼等等的行业巨头,也是经受不住造车的诱惑,以各种方式加入到了新能源车的战局之中。

可雷声大,雨点小,在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之后,真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留下痕迹的行业巨头,似乎仅剩下华为、百度、小米这三家互联网/科技巨擘。而它们各自对于新能源车的立场,也恰好代表了当下跨界造车的三种主要模式。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华为、百度、小米的“造车”之路有何不同,它们对于当下汽车行业而言,又将带来怎样的新气象?

华为模式,初见成效

事先声明,“华为跨界造车”这是个伪命题,因为华为切入汽车行业的身份,与我们所熟知的博世、大陆有一点像,即技术供应商的身份。

换句话说,当下造车确实是风口不假,但华为的聪明之处在于看到了这次风口里头更为核心的部分。众所周知,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够颠覆传统燃油车,一方面是动力总成的更迭,从燃油到电能,由此推动了三电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则是智能化属性,即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车辆智能化技术的更新与进步。因此华为如今正在做的事情,便是深入三电技术与智能汽车领域的研究,进而构筑技术壁垒。

而除了看到真正的新能源风口之外,华为选择“帮车企造好车”的原因,也与自身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有关。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的手机业务遭遇一定的阻碍,若是亲自下场造车,则必须要从零开始,例如寻得造车资质、建设整车厂等等一系列繁杂的过程,整个投资回报周期会被拉长,所以这时以技术供应商的身份入局,既算是一种“轻装上阵”,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

再者说了,根据专业机构的数据统计,即使特斯拉这样的,有着全球车企中最高的30%毛利润率,也不及车企一级供应商中的恩智浦与博世,后两者的毛利率分别为52%和40.55%。所以对于华为而言,不造车,成为车企供应商的身份或许更为吃香些。

按键盘上“← →”键也能翻页

Apollo优惠购车
经销商报价:
买二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