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

详细说明:

液力变矩器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非刚性扭矩变换器,是液力传动的形式之一。图为液力变矩器,它有一个密闭工作腔,液体在腔内循环流动,其中泵轮、涡轮和导轮分别与输入轴、输出轴和壳体相连。动力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带动输入轴旋转时,液体从离心式泵轮流出,顺次经过涡轮、导轮再返回泵轮,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泵轮将输入轴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高速液体推动涡轮旋转,将能量传给输出轴。液力变矩器靠液体与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扭矩。液力变矩器不同于液力耦合器的主要特征是它具有固定的导轮。导轮对液体的导流作用使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可高于或低于输入扭矩,因而称为变矩器。输出扭矩与输入扭矩的比值称变矩系数,输出转速为零时的零速变矩系数通常约2~6。变矩系数随输出转速的上升而下降。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间靠液体联系,工作构件间没有刚性联接。

液力变矩器的特点:

能消除冲击和振动,过载保护性能和起动性能好;输出轴的转速可大于或小于输入轴的转速,两轴的转速差随传递扭矩的大小而不同;有良好的自动变速性能,载荷增大时输出转速自动下降,反之自动上升;保证动力机有稳定的工作区,载荷的瞬态变化基本不会反映到动力机上。液力变矩器在额定工况附近效率较高,最高效率为85%~92%。叶轮是液力变矩器的核心。它的型式和布置位置以及叶片的形状,对变矩器的性能有决定作用。有的液力变矩器有两个以上的涡轮、导轮或泵轮,借以获得不同的性能。


最常见的是正转(输出轴和输入轴转向一致)、单级(只有一个涡轮)液力变矩器。兼有变矩器和耦合器性能特点的称为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例如导轮可以固定、也可以随泵轮一起转动的液力变矩器。为使液力变矩器正常工作,避免产生气蚀和保证散热,需要有一定供油压力的辅助供油系统和冷却系统。

液力变矩器的变矩原理:

液力偶合器中油液流动反向,液力偶合器泵轮主动与发动机曲轴刚性联接,转动时,离心力使ATF向外甩,冲击涡轮叶片,涡轮从动,涡轮回流的液体又冲击泵轮,阻碍了泵轮转动,其特点是转动效率低,但在一定范围内能实现无极变速,有利于汽车起步换挡的平顺性。

液力变矩器中油液流动方向,在增加了导轮的液力变矩器中,自动变矩器油从涡轮流入导轮后方向会改变,当油液再流回到泵轮时,其流动方向变得与泵轮运动方向相同,这就加强了泵轮的转动力矩,进而也就增大了输出转矩,这就是液力变矩器可以增大转矩的原因。

单向离合器的作用,由于导轮轴上装有单向离合器,使得导轮在受到来自涡轮的油液冲击时,能保持不动,这样才能使导轮改变了经过它的油流方向,进而达到增大转矩的作用。

当变矩器变为偶合器时,液力变矩器中油液流动方向,涡轮开始转动时(即汽车起步后),转动涡轮的使得从涡轮流入导轮的油液方向有所变化。在涡轮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油流不再直接射向导轮,而是越过导轮流回泵轮。流回泵轮的油流方向不再与泵轮转向相同,因而失去了加强泵轮转矩的作用,所以此时液力变矩器又变成了液力偶合器,不再具有增大转矩的作用。当导轮开始转动后,随着涡轮转速继续增加,从涡轮进入导轮的油液冲击到了导轮的背向,使导轮以与涡轮和泵轮相同的方向转动。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机械能→动能过程:泵轮由发动机驱动旋转,推动液体随泵轮一起绕其轴线旋转,使其获得一定的速度(动能)和压力。其速度决定于泵轮的半径和转速。

动能→机械能过程:液体靠动能冲向涡轮,作用于叶片一个推力,推动涡轮一起旋转,涡轮获得一定转矩(机械能)。少部分液体动能在高速流动中与流道摩擦生热被消耗。

动量矩变化过程:导轮固定,液体流经时无机械能转化,由于导轮叶片形态变化(进出口叶片面积不等),液流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其动量矩改变。动量矩变化取决于叶片面积的变化。

涡轮转速随外界负荷的不同而变化,液流冲击叶片的方向和速度亦随之变化。

 

增扭

涡轮速度低时,涡流速度大,环流速度小,合成液流的方向冲击导轮正面,经导向顺着泵轮叶片槽冲击涡轮,涡轮的输出转矩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