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买车网首页>选车>比亚迪>海豹>文章>在设计领域,中国汽车品牌为何常常表现得“用力过猛”?
在设计领域,中国汽车品牌为何常常表现得“用力过猛”?
视频地址:

在设计领域,中国汽车品牌为何常常表现得“用力过猛”?

2023年02月07日 17:30

[车友头条-车友号-车动力大嘴说车]  优秀的工业设计,或许从来都很难量化,但又的的确确有一条“金线”存在于那里。

按照上述理论,今天的中国品牌在设计一款车时,大多数情况下似乎仍很难踩准这条“线”。

但值得高兴的是,即使暂时还“踩线难”,至少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真正去讨论中国汽车的设计、且是独立设计,而不是如过往般——在每每谈及一款新车时只能说:“这次又抄了XXX”。

何为“用力过猛”?

从“抄作业”到自主设计,中国汽车品牌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当然不可否认,“抄”、或者“像”其实在任何领域都会存在——小到学生时代的作业,大到工业、建筑、甚至法律文献。

但究其根本,“像”和“抄袭”仍存在本质区别。从某种层面来说,“抄”只是一种“不过脑”的模仿行为;至于“像”,很多时候或许不过是出于一种无可奈何的使然。

在汽车领域,“抄”的例子不少,“像”的例子打扰更多,我们在此不去一一列举。当中国汽车工业设计走到今天,虽然还不能说从根本上摒弃了模仿,但确实已有了些自己的思路——只不过,在落实为产品的时候仍然不够“大胆”。

大胆地“做减法”、大胆地“留白”……这,是那些世界大厂经过百年积淀得到的勇气——我们现在所欠缺的,正是这样的勇气。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喜欢马自达的设计,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足够“简单”。

即使今天你在路上看到一辆马自达6,除了斑驳的岁月痕迹可能让它显得陈旧之外,其外形观感和内饰布局可以说仍然“颜值在线”——这,就是“化繁为简”带来的好处。

然而,当下我们的车企在设计一款车时,总是习惯于运用复杂线条、堆叠各种元素,特别是那些所谓“流行元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亚迪海豹

无论车身比例、还是线条布局,该车都达到了汽车在外观设计层面的一流水平。但当把镜头转到它的前脸时,就不免会有些感慨:“又‘多’了”。

按键盘上“← →”键也能翻页

海豹优惠购车
经销商报价:
买二手车
相关团购
海豹团购
距开团剩余人报名
立即报名
长安UNI-V团购
距开团剩余人报名
立即报名
热门图片更多>>